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一杯茶、一片林、一座城的基层治理新实践

2025-04-03 15:29:00

阅读:6

央广网白沙4月3日消息(记者 付美斌)3月31日,随着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“三月三”白沙分会场活动的圆满落幕,白沙黎族自治县再次以卓越的安全管理能力和高效的基层治理实践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

记者了解到,在“三月三”节庆活动中“零安全事故、零治安案件、零负面舆情”的背后,是白沙公安在日常治理中不懈的努力和创新:一杯清茶的温度、一片槟榔林的守望、一抹生态绿的坚守,共同编织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“白沙样本”。

一杯绿茶里的“平安密码”

在白沙,绿茶不仅是当地的特产,更是化解矛盾、传递平安的媒介。

在桥南派出所的“茶睦八方调解室”里,民警们以茶会友,以情动人,将一杯清茶变成了调解矛盾纠纷的“神器”。调解员们以“乡音+法理”破解难题,无论是土地丈量的精准测算,还是家长里短的情绪疏导,都处理得恰到好处。桥南派出所所长陈科介绍:“这里既是矛盾终点站,更是警民连心桥。”

桥南派出所所长陈科、民警高小艾到茶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(央广网发 盘宝盛 摄)

“过去遇事不知咋办,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。”居民符女士说。从警21年来的高小艾,融合法理与乡情,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解开心结,切实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”。在他的带领下,派出所民警们化身“平安管家”,用群众听得懂、易接受的语言,为当事人疏导情绪,化解矛盾。在绿茶的清香中,白沙公安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平安防线。

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的“一杯茶”机制,通过流动调解桌入户化解邻里矛盾,2024年累计调处纠纷325起,推动全县刑事案件、治安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22.3%和23.1%,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。

槟榔林下的平安守护者

在白沙,一片片槟榔林宛如天然翡翠屏障,既承载着当地群众的致富梦想,又构筑起乡村振兴的安全防线。但随着槟榔果价格的上涨,这片“绿色银行”却在收获季遭遇盗窃黑手。

查苗派出所民辅警到槟榔地与槟榔护卫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(央广网发 盘宝盛 摄)

为此,查苗派出所率先创新组建“槟榔护卫队”,通过“监控设备+人员巡逻”立体防控,建立“护林微信群”推送警情预警,为槟榔林构筑安全屏障。2024年以来,通过视频巡查与实地盘查,成功破获盗窃案件17起,挽回经济损失43万元。队员杨四杰称:“现在村民发现异常情况都能一键报警,真正实现了全民护林。”

在强化打击整治力度的同时,查苗派出所也十分重视提升农户的防范意识。民警、辅警们通过面对面交流、举办防盗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,不定期地向农户普及防盗防骗知识,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惕,加强自我防范意识,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。

查苗派出所民辅警到槟榔地开展日常巡查工作(央广网发 盘宝盛 摄)

毗邻的打安派出所同步推行“收购点联防”机制,与多个胶点、槟榔收购站签订治安责任状,对非正常交易“即报即查”。同时,打安派出所还加强巡查宣防工作,发动网格员、热心群众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并直接与派出所民警对接,以日常互动构筑平安网,以点成线、以线成网筑成场乡联动网。

目前,白沙公安已将“槟榔护卫队”模式推广至多个乡镇,组建专业巡防队伍,保驾护航老百姓的“钱袋子”。

山水之间的守护者

身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,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为指引,将生态保护融入平安建设,创新涉林执法与生态警务机制,以“打、防、管、控、建”五位一体的治理模式,为这片碧水青山筑起坚实的守护屏障。

查苗派出所民辅警与槟榔护卫队座谈(央广网发 盘宝盛 摄)

数据显示,白沙已连续五年实现重大生态案件“零发生”,森林覆盖率稳居83.24%,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领跑全省。

青松乡,这片南渡江、万泉河、昌化江的发源地,是海南生态核心与饮用水源的守护屏障。然而,近年来河砂价格的飙升,曾一度让这片净土面临盗采河砂的威胁。面对这一挑战,青松派出所创新方式方法,探索实施“河长+警长”联动机制,指派民警不定期深入河段巡查与管理,以铁腕手段守护河道畅通与防洪安全。

近年来,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进一步深化生态警务布局,构建“1+1+12”综合治理体系:依托县公安局合成作战平台,设立涉环侦查作战分中心,整合专业力量,精准打击生态犯罪;结合南开河、石碌河、珠碧江三大水系,设立水上生态联勤警务站,强化两岸生态治理;以12个派出所为支点,延伸生态治理触角,从犯罪线索排摸到隐患排查、纠纷调解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生态保护网络。

2022年以来,白沙共立案涉生态环境刑事案件30起,查处行政案件15起,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,铲除相关违法犯罪土壤。在这片山水之间,法治的力量与自然的生机交相辉映,共同守护着生物多样性的奇迹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。

从节庆安保到长效治理

在今年的“三月三”民俗活动中,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累计投入警力1200余人次、警车400余辆次,通过精细化部署完成现场安保、交通疏导及便民服务1.2万余人次,实现重大安全事故、刑事治安案件、交通亡人事故“零发生”。针对日均游客量超3万人次的压力,公安部门以高标准落实安保措施,保障了10余万群众的安全有序参与,展现了基层警务体系的实战能力。

民辅警在活动现场巡逻(央广网发 盘宝盛 摄)

节庆安保经验转化为常态化治理效能,全县建立了“三支队伍联动、三级网格覆盖、三项机制保障”工作体系,智慧安防系统覆盖98%以上公共场所,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提升26.7%。针对未成年人保护,通过“法治课堂+家校联动+心理干预”模式,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化的防护体系,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
在安全生产领域,白沙黎族自治县实施“节前排查隐患—节中驻点值守—节后复盘整改”全流程管理,今年春节前完成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,并储备应急物资2000余件。交通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,累计查处酒驾、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290起,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18.6%。

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副县长、公安局局长郭玉斌表示,下一步将延续节庆安保中的责任意识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持续深化“平安白沙”建设,为乡村振兴与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护航。